Search

丁寧 Ding Ning

◆演員‧作家‧母親‧瑜珈老師◆ 【療禦瑜珈‧關係瑜珈 .女人迷專欄 .媽?
「你有督促自己的能力,就要有放過自己的本事。」 星期一上課前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,我一直感覺心口超級緊縮,但我也很慶幸我待會有時間進教室練習。 來到教室,我依然感覺自己全身是冰冷且縮起來的,喝了杯熱茶,將教室裡的暖氣打開(這個冬天第一次,開始練習。 我做了很多伸展胸口的動作,穩定自己呼吸的節奏與長度,穩穩的感受自己身體的感覺。 「每個錯誤都有被發生的必要!」 我一邊也試著看一下這件事我該學習的是什麼,除了抱歉愧疚之外,還有什麼。 還有什麼是高於內疚要我看到的學習,沒有一件事,只是發生來讓我不喜歡自己責備自己的。 答案不會在你認為該出現的時候出現,你只能有耐心與信心的,等待。 這一堂課是送給未來,我們做了很多後彎,練瑜珈的人都知道,做後彎前有多少練習得先做,生命也是這樣,我們不停的學習內在的穩定,增加生命的力道,就是為了當有一個極大事件衝進來時,我們能穩住內在的平靜,一層一層處理,不被淹沒。 最後的冥想,我們邀請這一年來我們覺得對他愧疚與抱歉的人來到眼前,打開內在的眼睛,誠心的,跟他們說:「對不起,這是我的錯,請原諒我。」 放下對過去的愧疚,我們才能真正有一個全新的開始。 生命就是一場光與影的探戈,無論你在光面或在陰影裡,這都是我們生命的面向,逃不了,改變不了,不如全盤接受。 看看我們會長成什麼樣子的人。 對過去我沒做好的事,說聲抱歉,我的能力只能這樣了,期待今年增加一點,沒有,也沒關係,也只能這樣了,多包涵囉。 心口開了,舒服多了。 #丁寧新書「我不要完美 只要完整—-成為自己的七堂課」教你怎麼放過自己。 #「你有督促自己的能力,就要有放過自己的本事」 #「每個錯誤都有被發生的必要!」

「你有督促自己的能力,就要有放過自己的本事。」 星期一上課前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,我一直感覺心口...

丁寧 Ding Ning

「你有督促自己的能力,就要有放過自己的本事。」 星期一上課前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事,我一直感覺心口...

「要成為自己,就要先放過自己。」 沒有什麼一定要做的,放手,都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空間。 昨晚帶三枚孩子去完朋友父親的展覽,我在車上暴怒。回到家,一句話都不說的做完飯,我把我自己鎖在房間裡面哭了兩個小時,又吼又叫。 在哭的過程我一直感覺到自己很委屈,很失敗,很無奈,我這麼在乎小孩子開不開心,他們去一丁點都感覺不到我的努力,特別是我的女兒,我很期待她能夠長大一點,幫我分擔一點照顧的壓力,但她只要跟兩個弟弟碰在一起,全部都只有兩歲。 我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,而我什麼也改變不了孩子。 等我開門出來,姐姐洗完澡,也幫baby 換了髒尿布,我帶baby上床,Baby也很識相不敢鱸,馬上睡著。 我走出來看到兩個大的,我一句話也不想說,也不想照顧他們,房間亂七八糟,我一件衣服也不想撿起來,就是坐著什麼都不想做。 馬修回到家看到這個狀況,他什麼話都沒說,只問我還很好嗎?我又開始大哭大抱怨,他就是靜靜的聽我哭訴,我說我是一個失敗的母親的時候,他走過來抱著我說:「妳知道妳不是這樣的。我覺得你需要去休息一下,明天我照顧小孩妳看妳自己要去哪裡走走。」 第二天剛醒來,我還是覺得小孩子很煩,我取消了跟我朋友在家裡聚餐,我說我身心靈都覺得不舒服,我要離開孩子們一下,需要一個人。 他們不愧是我的好朋友,馬上說沒問題什麼也沒問。 之前我有一個網友說,有一次她氣得跟小孩講說「要不然我們一起去死好了。」我應該可以感受到一點她的壓力,有時候壓垮你的,就在瞬間。 心疼很多東方的家庭都把教養與家務的責任推給女人,而女人又傻傻的不知道如何將壓力分擔給另一半,活在一個「堅強的女人」的枷鎖裡,壓力無法得到釋放,男人不知道要不要分擔或怎麼分擔女人的壓力,女人的壓力與無助就會被歸類為情緒化。 把女人的情緒壓力,說成放屁一樣,真的是一件很過分的事,不然你們自己來面對看看。 然後情緒化又把男人推出去,讓男人有藉口在外面「成就」他的另一個人生。 我跟馬修花了將近8年的時間來學習傾聽與理解對方的情緒,所以在我們脆弱的時候,我們知道如何支持彼此,適度的捧住對方的壓力,創造出空間給彼此。 這樣的學習與共識真的得來不易,但是對夫妻面對繁瑣的事務造成的壓力,彼此支持理解真的很重要。 這才是家人。 不然,這個家就一點意義都沒有。 情緒如何累積,往那裡崩盤,釋放後,如何展現?你永遠預料不到,我們需要做的事只是接受所有的累積與釋放,然後張開雙手,看我們現在的內在智慧帶我們到那裡。 「為自己生命的困境負起責任」。 困境時,把箭頭指向自己,安慰自己、疼惜自己,展現你的脆弱,尋求支持的力量,你的困境將會成為擴張你生命藍圖的導航,而你也會知道,你不怕往下墜,因為總會有一雙手撐住你。 你不會孤單。 我不想一個人出去了,我找了鐘點保母,我相信馬修也需要離開孩子暫停一下。 這才是一個家。 #「要成為自己之前,想要放過自己」—-「我不要完美 只要完整—-成為自己的七堂課」教你如何放過自己 #媽媽們不要一個人撐

「要成為自己,就要先放過自己。」 沒有什麼一定要做的,放手,都是為了創造更大的空間。 昨晚帶三枚...